读文章网,情感美文,情感故事,伤感文章,生活常识

相距十年,相爱一年(2)

  这样无望的等待让他越来越迷茫了,一直都等不到回音。他说看着以前写给女孩的日志,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。他说也许我看过他的日志就可以明白他们中间很多的故事了。我没有要求去看。并不是我冷漠。我也想了解。只是我明白,把故事摆在外面让别人来参观只会更加心痛,别人或许可以给你几道同情的目光,说几句安慰的话,可是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只能靠自己。解铃还系系铃人。试着倾吐也是一种方式,让自己能够轻松一点,存在的还在那,还得你来梳理。只是心情或许可以有些许平缓了。可以沾染上一点旁观者清的明亮。

  一个80后,一个90后。我倒不是说我怀有什么成见,身边也接触过一些90后的孩子,有时候觉得沟通真的不很顺畅。思想观念上存在差异那是必然的,毕竟社会是在进步的。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相比较,怎么可能都一样。和父辈的人相比,我们这一辈的人观念又有不同。

  故事中的女孩又是个特殊,是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。我不想说是弱势群体。你问我愿不愿意扣上弱势群体这样一顶帽子?对不起,我不愿意。我们常常带着幸福的自豪去撒播我们那过剩的同情。这就像试卷发下来,考得好的同学去安慰考得差的同学一样,你以为你是在安慰我?错了,我觉得你那是在”炫耀”,你是在嘲笑。不是人人都愿意戴帽子的,帽子带久了只会让人越来越觉得冷。想起前年看过的一篇报道:一个重病残疾的女孩被父母抛弃,后来被一个精神病人收养。8年后,精神病人病情发作,将女孩分尸煮食。因着这一文明社会出现的野蛮现象,这个故事才浮出水面。两个弱势群体的悲剧。一个前提是悲剧,另一个前提也是悲剧,结果自然是悲剧。如果真能像数学题一样负负得正,一不小心成了喜剧,那就成了奇迹了。只是这种奇迹太少太少,要不然也不足称奇了。我们倒是知道了不少的弱势群体,到处寄放我们同情的目光,口号响起了,弱势群体受到关注了。其实真的,不是需要我们去挖出更多的弱势群体,而是如何减少弱势群体。不必要大张旗鼓去报导,用实际行动去做,会有人感应到。

 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,只是个人观点。

  男孩和女孩在这样的吵吵闹闹分分合合中相处了一年多了。男孩说女孩从来没有说过爱他。我一直以为只有女孩子会把你爱不爱我成天挂嘴边,原来男孩子也在意,只是他们不说而已。从头到尾男孩都没有说过女孩子的优点,他一直说的是女孩的大脾气,女孩的懒,女孩对她的不理解,女孩又喜欢帅哥……我纳闷:那你还喜欢她?可是我没说。我想这样一个女孩子一定有她的特别之处的。年轻算是她的资本,但也是她的缺憾,这样就直接显现她的不成熟,她的任性。男孩只说了一句:她总是能够给我前进的动力。这样已足够。借用一句网络语:其他神马都是浮云。

  每个人的爱情都有不同的模式。大多幸福的爱情也并不是都遵循着一个固定的公式,有章可循。倘若一个人爱你,那你毋须多言,她自是能感应得到;倘若一个人不爱你,那你说得再多,做得再好,那也无济于事。你以为你付出了全部,人家就一定会感恩戴德接受,在另一个人看来可能只剩厌恶。我以为在爱情里一定得有一个人付出多一点。果真如天平,双方各不相让,斤斤计较,那么就完了。不是貌合神离,最多也只是一个向左走,一个向右走,终是渐行渐远。倘若一方一直付出,却得不到回应,天平太过倾斜,那么也完了。生活本是在摇摇晃晃中搀扶前行,你只管付出,也没有人给你消化吸收,那么怎么产生新的能量。到最后,你也会被你自己给出的这点好埋葬。这就像工厂产出产品,总是要得到客户的反馈。生意才能越做越大。你不管不顾,一意孤行,那么堆积过剩的产品也只能自己买单了。

  男孩一直在强调他的付出,却也没有汲汲于回报,是一种对爱情近乎卑微的渴求。我无意去辨明男孩话语的含金量。我想对于一个毫不相关的陌生人这应该是最真实的表露,他没有必要让陌生人去责怪他的女友来获得心灵的平衡。爱情似乎人人可以拥有,流行歌曲里从来都少不了爱情的元素。正是相爱容易相处难。没遇到爱情的时候,总是憧憬。等到遇到了,爱情就披上了外衣,扑朔迷离,让你看不清东西南北。可是依旧还有那么多人在追寻。千回百转,为爱生,为爱死。不经一番寒彻骨,哪得梅花扑鼻香。爱情大抵都要经历着考验的。那最美的花,往往开在悬崖边,看着美好,要够着却得历经危险。有时候历经危险够着了,你却突然发现她不美了,那也是有可能的。

  相距十年,相爱一年,相扶还要多久

  我也只是有幸听到这样一个故事,感觉到了男孩的苦心经营,真心的希望他们能够在一起。等女孩长大一点,成熟一点,或许他就能明白男孩这份苦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