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豫半晌,她还是打开了他的空间。
年前与昔日好友小聚之时便传来了他的婚讯。好友不过顺带一提,她却记到了心底。
那年入秋,去到新环境,她是班里第一个受到异性青睐的女孩。她瘦而苍白,淡眉小鼻,下巴尖翘。生得不那么美,面相亦不温暖。四季手脚冰凉,细胳膊细腿。炎炎夏日里在宽大的校服下穿件背心儿搭条七分裤,背大大的书包,却总不忘在胸前抱一叠书。身后常有人说她矫情。也的确,留一头清汤挂面的长发,抱一叠书,这样的女孩多半是影视剧里清纯可人的女一号。人家到底该长一副标致相才好,可她,算不上面貌娇好,性子倒有几分不温顺。
她家境况不好,住在小城的“四门”以外。那个年代,小城的“四门”就好比是大城市里市区和郊区的分界。住在四门之外的,注定要被看不起。父亲在外做工,母亲在小城的巷道里租了便宜的店面卖一些自制吃食,泡菜冰水之类的。她在外人面前虽是一身傲气,但在家中还是极孝顺的。心知母亲身体不好,不得过度劳累,放了学她会自觉帮母亲看摊。但即便坐于店里她也不忘拿一本书,摊开来放于膝上,仔细阅读。只道是知识能改变命运,她不愿认命。
夕阳西下,暮色四起。落霞的光透过云层散在人间,丝丝缕缕的。读书少女的剪影就这样映在尘埃中,精妙的构图,安静的画面。休憩之时哪怕会忘了娱乐,他也不会忘了到她家的吃食店坐坐。
他是她的同班同学。12岁,他们相遇在校园。他只觉得她有种素净的美,不惊艳,却耐人寻味。于是,炎夏的黄昏,他终于红了脸请朋友把一封信交到她手中。末了,他问朋友她的反应。朋友说她反应清凉,轻瞥一眼信封,随意塞到书本中。他自嘲,说也许她是心喜的,只是羞于表露。这是长了12年,她第一次收到男生写的信。心中并非没有悸动,只是她一心想要改写家庭的历史,她希望自己能有一番作为,能让父母不那么劳累。
一天、一周、一年……那封信被她藏在衣柜的最底层,偶尔委屈伤心,她总会拿出来摩挲一番。自始至终,她没有打开那封信,她怕一打开,原本止水一般的心也会泛起涟漪。她怕,怕自己会忍不住想要更多的关怀与爱,那些,原本不该属于自己的爱。
初中三年,她每天努力地奋发向上。身体愈发瘦而苍白,成绩蒸蒸日上。他却正好相反,成了班里的问题学生。在学校的“一帮一”活动中,把她安排给了他。有她作为动力,他也开始努力奋发。许是基础太过薄弱,中考放榜时,她欣喜若狂,进了全省最好的高中,他却无奈落了榜。这一起一落,不仅拉大了她与他的距离,更让他不得不将自己的爱就此终结。
她继续上学,他则跟着父亲学做生意。她的消息陆陆续续传来,她在高中里年年第一,奖学金用来交了学费,还有结余;她高考失常,近乎崩溃,终又鼓足勇气复读;她的辛苦耕耘,终于换来丰厚的收获……好的坏的开心的难过的,各种消息一件件传来。他唯有在远方默默地关注她。朋友给他带来她的最后一个消息,是她去了北京上大学。他艰难地扯了扯嘴角,不知自己该喜或是该忧。她圆了首都梦,他那么地欢喜,可他深知,这遥远的距离,让他们,再也没有相守的希望。朋友笑,12岁,这么小的年纪,懂得什么叫么。他沉默不语。是啊,豆蔻年华,怎知爱的滋味。可他,却怅然若失,仿佛丢失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。
生活并不因一份感情的丢失而停止。“时光如梭”这样的字眼是那么生动地形容着成长的飞速。他在商场上渐渐成熟,做事情快准狠,做决定果敢决断。她在校园中纯净依然,没有被太多世俗污染,如一朵百合,清新淡雅。初中毕业5年的时候,班里举行了个小型聚会,她穿着小碎花短裙,第一次招摇地出现在同学面前。似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在她的身上,他透过人群看着她,眼中闪烁着熠熠之光。无奈英雄身旁,已有佳人在。
这次的聚会,让同学间的联系徒然多了起来。她的追求者也添了不少。她冷静地一一回绝,她心想,先把书念好,将来能有一份好工作,然后嫁人。再不济,她还有那封藏在箱底的信,还有那个最初的告白者。
再一次的时光如梭。她毕业了,有一份优质工作。她终于可以决定自己的爱情。年前与初中时的好友小聚,朋友说,知道吗,当年喜欢你的人可多了,尤其是他。她愕然,读文章网,他?不可能呀。朋友道,怎不可能,从初一相识到去年他结婚,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你,还常跟我打听你的近况,知道你过得好,知道你安稳了,他才结的婚。她说,那他为什么不告诉我?朋友说,他写过信给你,一直没收到回音,就没在打扰你了。
回到家,打开那封尘封了十年的信。眼泪终于落了下来。她的眼前浮现出那些过往。红着脸跟她说话的他,每天都去母亲的小店里坐坐的他,有不懂的难题来问自己的他,高考失常崩溃时鼓励自己的他,以及大学时那些小巧精致的礼物,那些温暖的鼓励……她知道自己对他有特殊的感觉,却不知如此深刻。她知道他的感情,却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欣喜。她怕他们没有未来,更怕,未来如沙,被时光的洪流冲散。
犹豫半晌,她终于打开了他的空间。看着照片上帅气英俊的他,和一旁笑靥如花的新娘。她抹了抹泪水,轻声说,祝你幸福。再见,我年少的爱情。再见,那年的爱。